网站首页 > 三国才子> 文章内容

建安七子之首死后 曹丕率众在他墓前学驴叫

※发布时间:2017-8-29 8:38:27   ※发布作者:三国虫   ※出自何处: 
魏晋时代,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闻:有人听见驴的叫声,就像听到了天籁一般的仙乐,如痴如醉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王粲,也有这样的癖好,每次听到驴叫,都高兴得不亦乐乎。当时的很多文人雅士甚至帝王将相,也都把听驴叫、模仿驴叫当作一种风尚。
建安二十一年(216年),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,次年,王粲病死,时年41岁。作为王粲最好的朋友,曹丕不胜伤感。曹丕感叹,王粲的死是文坛的一大损失。
于是,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,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。在王粲墓前,曹丕说道:“什么官话、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。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,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,送他入土为安吧!”随即,曹丕率先学起驴叫。在场的其他人也跟着学起来,一时间,王粲墓前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驴叫声。
在东汉的160多年里,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,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,无数建功立业、豪武英发、才气非凡的人物,不断涌现出来,为东汉历史留下了许多生动的篇章,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上升时期。东汉时期各种抒情写物的小赋、散文等文学形式,内容丰富,富有感染力,对后代的影响十分明显,与唐诗宋词并列,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。特别是乐府民歌、五言诗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。东汉文学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“建安七子”。

王粲《登楼赋》手书(局部)
王粲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,与同时代的陈琳、徐干、阮禹、应玚、刘桢并称为“建安七子”。王粲文学成就最高,是唯一被封侯的才子,位列“建安七子之首”,他以诗赋见长,他写的诗赋锻字炼句,风格清丽,读后令人回味无穷。《初征》、《登楼赋》、《槐赋》、《七哀诗》等是王粲作品的精华,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。明代人辑录其作品,编就《王侍中文集》流传后世。
王粲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同常人的文才。有一天,他与人同行,路上遇到一石碑,王粲看了一遍,别人问他能否背诵这篇碑文,王粲微微一笑说“这有何难?”当即背碑而诵,一字不差,随行的人无不惊叹。又一次,王粲看人家下围棋,棋盘不小心被掀翻了,乱了棋局,下棋的二人正在唏嘘不已的时候,王粲凭着自己的记忆,重新把棋局恢复。下棋的人不信他摆得对,就重新摆好棋局用手帕盖上,另换一棋盘让他恢复。摆好后,两相对照,一般模样,无有一棋错位。二、三百个棋子的棋面能一目默识,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此事被时人传为佳话。
汉献帝西迁,王粲也随之徙居长安,深得左中郎将蔡邕的赏识,当时,蔡邕才学卓著,朝内官员无不敬仰,宾客盈门。蔡邕听说王粲来到,慌忙出门迎接,匆忙中竟把鞋子穿倒了,留下了“倒履相迎”的千古佳话,后人用“倒履相迎”用来形容待人十分热情。看到大文学蔡邕“倒履相迎”的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,且身材矮小、长相平平,众宾客十分看不起他,蔡邕对宾客们说:“这位是王龚的孙子,才华出众,我都不如他啊!我所有的藏书、文章,都要传授给他。”从此王粲成为蔡邕的传人。
关键词: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